部门文件
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《泰州市重点产业链标准领航工程实施方案》的通知
  • 信息来源:市市场监督管理局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4-08 17:14
  • 浏览次数:

各市(区)市场监督管理局:

《泰州市重点产业链标准领航工程实施方案》现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贯彻落实。


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

2025年2月8日


泰州市重点产业链标准领航工程实施方案

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全面落实《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》,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,加快构建以“大海新晨”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助推泰州市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,制定本方案。

一、工作目标

围绕我市“大抓经济、大抓产业、大抓项目”导向要求,聚焦以“大海新晨”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搭建和完善标准创新服务供给体系,推动研制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关键技术标准,有效提升重点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,前瞻布局“晨光力量”未来产业标准研究,为泰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到2027年,泰州市重点产业链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,牵头和参与研制关键核心国家标准100项以上,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100家以上,聘任企业标准化总监100名以上,新增省级以上标准化技术组织专家委员20名以上。标准化创新联合体实现地标性产业和新兴、战略重点产业链全覆盖。

二、重点任务

1.梯队培育产业链标准创新型企业

(1)建立标准创新型企业雁阵培育库。围绕持续做大做强大健康、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两个地标性产业,大力发展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新智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积极培育代表“晨光力量”的未来产业的部署要求,按照“头雁领航、鸿雁高飞、强雁成长”培育模式,建立我市标准研制主力军、生力军、后备军培育库,重点培育一批以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型、创新型行业标杆企业。主力军企业首批30家,主要选取国际标准制定企业、有多项国家标准主导制定经历且国际标准需求强烈的企业;生力军企业首批60家,主要选择具备国家、行业标准主导参与制定经验的企业;后备军企业首批120家,主要培育有技术储备但标准化经验不足的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单项冠军企业和有国家、行业、团体标准制定经验的企业。

(2)定向分级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。主力军企业由市市场监管局主导跟踪对接,定期召开国际标准制修订需求对接会,畅通国际标准研制通道。生力军企业由市市场监管局、市(区)市场监管局联动服务,聚焦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,推动企业积极主导参与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制修订,每年发布一批标准创新成果。后备军企业由各市(区)局及时跟进,支持企业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转化为企业标准、团体标准和省地方标准,促进先进标准体系迭代升级。根据培育要求,市市场监管局、市(区)市场监管局为入库企业进行“标准画像”,建立重点企业标准化提升档案册;每年年初汇集重点企业标准研制计划,分级分类定向推动,做好集中服务上争工作。

2.开展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建设

(3)成立产业链标准化创新联合体。各市(区)市场监管局围绕区域产业集群分布,以“龙头企业+集群企业+科研机构”联合共建模式,推动成立产业链标准化创新联合体(附件1)。龙头企业主要选取标准创新型主力军企业,集群企业主要选取标准创新型生力军和后备军企业。要充分发挥“链主”企业带头作用,强化集群企业协同配合,定期组织召开技术标准研制会议,研究行业发展动向,会商亟需标准研制方向,带动本地企业进入相应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,积极参与标准化相关活动。各产业链标准化创新联合体每年研制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团体标准等8项以上。

(4)制定产业链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。各产业链标准化创新联合体要分析产业链标准现状,明确重点标准研制方向,以“市(区)市场监管局牵头、产业链标准化创新联合体参与、科研机构配合”模式,联合制定重点产业链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(附件2),构建涵盖基础通用、产品、技术、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产业链标准体系框架,推动制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标准,力争三年内覆盖全市所有重点产业。

3.推动产业链关键技术标准创新

(5)推动技术成果向企业标准转化。鼓励企业挖掘新业态、新优势的对标达标领域,瞄准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标准开展“对标达标”提升行动,将对标标志作为企业产品质量竞争力的标识之一。库内企业按照培育计划,均需开展“对标达标”行动,鼓励库内企业积极参加国家、省企业标准“领跑者”评估活动,促进先进标准体系迭代升级。

(6)打造专利标准融合创新项目。聚焦“技术专利化、专利标准化、标准产业化”,打造专利标准融合创新项目,完善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,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。每年以产业链标准化创新联合体为主体,发布专标融合典型案例10个,推动技术研发、标准研制与产业推广同步发展,培育核心竞争优势。

(7)开展标准创新项目建设。推动“链主企业”与上下游代表企业组团协作,联合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标准试点。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对接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和平台,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,助力泰州市优势产业标准走向国际。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交流与合作,推动标准互认,减少贸易壁垒。

4.提高产业链标准化服务能力

(8)强化企业标准实施和监督。建立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,对重点产业链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,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。加大标准监督检查力度,持续推进企业标准、团体标准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督检查,每年抽查10%,严厉打击标准违法行为,维护标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。

(9)构建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。根据企业需求,定向设计标准业务培训菜单,开展“线上+线下”系统培训,增强企业标准意识、提升企业标准服务水平。鼓励库内企业率先建立标准化总监制度,中小型企业逐步建立标准化总监制度,至2027年全市累计培育100名以上标准化总监。推动在泰高校开设标准化课程,鼓励联合体内标准化人才积极加入各级各类标准化技术组织,积极培育国际标准化组织注册专家,聚力打造一支熟悉技术、管理和国际规则的复合型标准化管理队伍。

(10)搭建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。依托“品质泰州”数智平台,在线提供标准化政策文件、泰州市地方标准文本检索查询,发布标准化项目申报指南、技术性贸易措施专题资讯等。持续建设标准云享站,在线为企业提供标准“云检索、云查阅、云管理、云更新”四位一体的“标准云管家”服务,护航产业链标准创新发展。

三、保障措施

市市场监管局、市(区)市场监管局要加强联动,市局负责统筹协调全市重点产业链标准领航工程,各市(区)局按照板块和产业链分布,具体负责对应产业链标准化创新联合体推动工作。要充分发挥好标准化科技积分的杠杆作用,提升奖励标准及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。持续推进“标易贷”,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加大对标准化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。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、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,持续发布标准助力产业优化升级典型案例,营造全社会重视标准化工作的良好氛围。


附件:1.重点产业链标准化创新联合体组建申请表

2.重点产业链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(模板)

《泰州市重点产业链标准领航工程实施方案》附件.doc
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分享到